计算机体系结构
冯·诺依曼体系结构
组成:运算器、控制器、存储器、输入设备、输出设备
控制器主要组成部件
程序计数器pc:存放吓一条指令的地址
指令寄存器IR: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
指令译码器ID:分析指令中的操作码
地址寄存器AR: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
时序部件:控制各部件之间有序协调
运算器主要组成部件
算术逻辑单元ALU: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
累加寄存器AC:暂时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
数据缓冲寄存器:存放一条指令或数据
状态条件寄存器:保存运算中的各种标志位信息
多路转换器:对送入加法器的数据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电路
运算器和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CPU的两大核心部件
简记口诀:程序指令守时时控制、数据累加计算是运算、累加靠谱存结果、程序计数候指令
存储器
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(简称主存或内存)和辅助存储器(简称辅存或外存)两大类,和cpu直接交换信息的是主存
- 主存储器
-
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,并能由cpu直接随机存取
-
CPU和主存储构成主机
- 辅助存储器
-
用于存放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或数据,断电后也不会丢失,容量比较大,但存取速度慢
-
输入设备
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,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,如键盘,鼠标,摄像头,扫描仪等都属于输入设备
- 输出设备
-
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、打印、声音、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。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、打印机等
-
统称为输入输出设备,或i/o设备
计算机总线
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的公共通信干线
- 计算机总线的分类
-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总类,计算机的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、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,分别用来传输数据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
数据总线宽度:指cpu中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互连的内部总线根数,也指cpu一次读取的二进制位数,同时也说明字长
地址总线的宽度就是cpu寻址范围,若地址总线为n位,则可寻址空间位2的n次方
1byte(比特)=8bit(字节)
1024bit=1kb
k→M→G(1024)
2.按照数据传输方法的不同,计算机总线可以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
- 常见的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有:
串行总线:12c、USB、RS232、SPI、SATA、SAS(串行SCSI)
并行总线:PCI总线、STD、IEEE488总线、SCSI
指令系统
- 指令的组成:操作码+地址码(操作码+操作数)
操作码:指明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,如取数、做加法或输出数据等
地址码:指名操作数的内容或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
寻址方式
指获得操作数的方法。在指令系统中可采用多种寻址方式,用以实现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的目的
- 立即寻址
- 直接寻址
- 寄存器寻址
- 寄存器间接寻址
寻址方式 | 操作数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立即寻址 | 在指令中 | 速度最快 |
直接寻址 | 在内存中 | 访问内存 |
寄存器寻址 | 在寄存器中 | 访问寄存器 |
寄存器间接寻址 | 在内存中 | 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 |
指令系统类型
两种指令集系统
指令系统类型 | 指令 | 寻址方式 | 实现方式 | 典型代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isc(复杂) | 数量多,使用频率差别大,可变长格式 | 支持多种 | 微程序控制技术 | X.86 |
risc(精简) | 数量少,使用频率接近,定长格式,大部分为单周期指令,操作寄存器,只有load/store操作内存 | 支持方式少 | 增加了通用寄存器;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;适合采用流水线 | arm、risc-v、mips |
流水线技术
取指→分析→执行
- 流水线技术指标
- 吞吐率:单位时间内流水线完成的任务数量,TP=n/Tk
- n表示指令数,TK表示处理n条指令所需的时间
- 理论上最大吞吐率是:1/流水线周期
- 加速比:不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与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比即为加速比,S=Ts/Tk
- 效率:流水线的设备利用率称为流水线效率(采用流水线你完成n个任务占用的时空区域有效面积与所占区域总面积之比)
- 各段流水时间相同,就越能提升流水线的性能
相关术语
- 时钟周期:计算机中最基本的、最小的时间单位(cpu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所花费的时间)
- CPI:平均指令周期数,表示平均每条计算机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
- MIPS:表示每秒处理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
存储系统
多级存储结构
- 采用多级存储结构的目的:解决存储容量、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矛盾问题
cache缓存-主存层次和主存-辅存层次
层次 | 主要作用 | 实现方式 |
---|---|---|
cache缓存-主存层次 | 缓和cpu和主存之间的速率矛盾 | 硬件 |
主存-辅存层次 | 逻辑扩大主存空间 | 软、硬件 |
多级存储的速度/容量/目的
考点 | 描述 |
---|---|
存储速度 | 寄存器>cache>主存>外存 |
存储容量 | 寄存器<cache<主存<外存 |
多级存储结构的目的 | 解决存储容量、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矛盾问题 |
主存
- 主存储器
简称主存,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,并能由中央处理器(cpu)直接随机存取主要由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,主要为DRAM
主存 | 可读可写 | 掉电丢失 | 需要动态刷新 |
---|---|---|---|
ROM | 仅可读 | 否 | / |
RAM | |||
SRAM | 是 | 是 | 否 |
DRAM | 是 | 是 | 是 |
- flash闪存的特点
flash闪存:可读可写,掉电不丢失,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,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和重写,可以代替ROM,但不能代替RAM和主存
主存容量
- 采用随机存取方式存储,需对每个存储单元进行编址。而存储单元通常以word(字或字节)为单位进行标识,即每个字一个地址编号。
- 地址编号通常采用16进制表示
主存容量=存储单元的个数*存储单元的容量 - 表示存储容量的相关单位
- 存储芯片片数=主存总容量/单个存储芯片容量
cache
cache高速缓存寄存器是位于cpu和主存之间,容量较小,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,通常由SRAM组成
- cache利用局部性原理,将主存中可能被访问的内容调入速度更快的cache中,以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,进而提升计算机性能
- cache的作用: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
- 主存与cache之间的地址映射:由硬件自动完成
硬盘
- 磁盘: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,可以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,且断电不丢失。硬盘属于磁盘的一种。
- 按照接口分类有
SATA、SCSI、SAS、FC等 - 按照硬盘材质分类
- HDD:传统硬盘,即机械硬盘
- SSD:固态硬盘
硬盘类型 | 启动速度 | 读写速度 | 噪音 | 成本 | 寿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HDD | 慢 | 慢 | 有 | 低 | 长 |
SSD | 快 | 快 | 无 | 高 | 短 |